目錄

是否使用床上床單引熱議 利弊考量需結合個人習慣

【本報悉尼訊】關於床上床單(top sheet)的使用,不僅是個人的偏好,也引發了公眾的廣泛討論與專業分析。一項基於Instagram的民意調查顯示,在澳洲廣播公司生活方式調查中收到的3042份回答中,高達72%的人表示他們使用床上床單。用戶反饋顯示,床上床單能有效延長內層床品的清潔周期,充當優良的遮光物,且被視為一種衛生習慣。反對者則提出床單易打結、增加清洗負擔及延長鋪床時間等缺點。

一位經營清潔公司的昆州居民克勞坎普觀察到,使用床上床單的趨勢正在上升,特別是在氣候炎熱的地區,因為清洗厚重的毯子較為不便。她指出,在澳大利亞較涼爽的區域,這一需求可能不那麽迫切,正如她在英國生活時所見,那裏因寒冷而較少使用上層床單。

至於衛生層面,南澳大學的副教授兼微生物實驗室主任文特爾個人並不使用床上床單,主要是出於非微生物學考量,如床單易纏繞。但她承認,床上床單作為羽絨被與人體間的隔離層,或許能帶來「一些好處」。文特爾強調,床上的大部分細菌屬正常皮膚微生物群,對健康無害,除非免疫力低下。值得註意的是,潮濕環境下真菌可能生長並致病,但此情況並不常見。

墨爾本拉籌伯大學(La Trobe University)的應用與環境微生物學教授弗蘭克斯則力挺床上床單,認為其提供了比直接暴露於空氣中更為舒適的睡眠體驗,尤其是在炎熱潮濕的氣候下。盡管細菌更易滋生,但對大多數人而言不構成真正威脅。弗蘭克斯還提到,清洗頻率與個人習慣(如是否裸睡、夜間是否洗澡)及氣候等因素相關,通常一周至兩周清洗一次對多數人適宜。裸睡者可能發現床單需更頻繁更換,而身體反應如皮疹則是清洗不當的信號。

然而,文特爾也指出,許多人即便不定期清洗床單,也未必會遭遇健康問題,盡管他們可能身處自己的「污穢」之中。總之,床上床單的使用與否,清洗頻率的高低,皆需根據個人喜好、生活習慣及環境因素綜合考慮。(美麟)

分享 / Share :

[post-views]

Breaking News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