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悉尼訊】隨著聯邦政府調查打擊誤導性行銷聲明的方案,超市貨架上的絕大多數嬰幼兒食品都不符合國際營養標準。
即食碗、袋裝食品和袋裝餐由於方便快捷而受到澳家庭的歡迎,但蒙納殊大學(Monash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分析發現,在市場上銷售的標註適合嬰幼兒食用的產品中,只有23%符合世界衛生組織對6至36個月兒童營養成分的要求。在被調查的45種產品中,沒有一種符合該組織的所有標籤要求–這意味著每一種產品都至少有一項行銷聲稱違反了準則。大學營養與食品高級講師Alexandra Chung表示,澳洲食品標準法規對鈉含量等要求嚴格,但對「純天然」等行銷聲稱無監管,存在漏洞。家長選擇健康食品有限,大型超市中符合營養要求的產品少,需確保它們盡可能營養合理。本月早些時候發表在公共健康營養誌上的這項研究,是首次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營養與促進概況模型對澳超市銷售的產品進行評估。此前研究顯示,嬰幼兒食品包裝存在大量不受監管且可能具有誤導性的聲明。今年,醫療機構敦促聯邦政府修訂高糖嬰兒配方奶粉生產商的自願守則。來自悉尼東南部 Caringbah的布倫頓是一位四歲孩子的母親,同時也是一名助產士,她自製蔬菜泥,但也會買一些幼兒零食。她表示,許多零食標榜「真正水果」或「純天然」,但配料表不同。布倫頓稱對此感到生氣,因為她特意買貴的東西,但實際上並不知道買的到底是什麼。聯邦衛生部長助理卡尼(Ged Kearney)表示,她對食品成分十分關切,正與各州合作改善食品成分、營養和標籤。作為一名護士、母親和祖母,她希望確保澳洲兒童擁有最佳人生開端,但兒童食品含糖高且存在誤導性說法,這不夠好。今年早些時候為澳食品廳長們準備的一份諮詢檔指出,大多數嬰幼兒商業食品營養不足,能量和糖分含量高,且標籤可能誤導父母。聯邦衛生和老年護理部發言人表示,對澳食品標準法規的任何修改都需要食品部長提出申請,然後進行磋商。(王傑)分享 / 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