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悉尼南區Botany St興建清真寺一事 數千居民反對之聲希望能獲公眾支持

【本報悉尼訊】悉尼南區Carlton Botany St地段居住的4000多個居民家庭於上月齊聲反對市政府在上述地方計劃興建一座清真寺,並希望透過發聲抗議,籌集資金聘請專業顧問和律師團隊來作抗爭。
關注及參與者之其中一位成員悉尼南區喬治河聯合會Georges River ASSO會長王斌向本報記者講述事件始末和進展情況時所提供信息指出,歷時近兩年,遭數千南區居民反對的清真寺DA申請,在2021年8月26日迎來了高潮,由獨立評估機構LPP舉行網上會議,公開裁定這個DA。這個清真寺DA,占地2000平米,鄰近好市圍市中心,緊靠幾所學校的。如果建成,將是澳洲最大的清真寺之一。
王斌會長講述各參與者在早前的會議商討中表示,我們知道澳洲是個多元文化的社會,我們堅守澳洲這一價值觀,我們熱愛這塊土地。這次他們欲建南區最大的清真寺,一旦申請通過,直接影響的是Botany St前後左右各三四條街的居民和學校,然對我們生活在整個Hurstville 區的居民和商家將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打破原有共同生活的和諧和平衡。保護家園,保護社區,保護孩子,我們呼吁各位居民各位商家大家聯合起來,積極抗爭,踊躍捐款,為我們共同利益而大聲疾呼。破釜沉舟,絕地反擊。
在此之前,8月16日市政內部評估,不顧4000多本地居民的反對,建議批准這個D A,更有澳式足球明星聲稱反對這個DA是種族主義。這把反對這個DA的居民逼入絕境。
轉機出現在會議前一天晚上,澳洲最重要的新聞節目之一,9號電視台的A Current Affair 就這個D A播出了一個專題節目,采訪了在疫情封鎖下,Botany 街上的居民在自家門口的抗議活動。有位孩子不幸在附近交通事故中喪生,孩子媽媽對著鏡頭哽咽的說:我們一定要阻止這個DA,不要看到別的媽媽流淚。場面極為震撼。
也許知道節目要播出,市政在開會前最後一刻,突然改變主意,允許以前被拒絕的居民發言。
會議一開始,居民集資聘請的噪音,交通,和市政規劃專家發言。交通專家明確指出這個DA的停車設計大有問題,出口離交通路口太近,違反澳洲標准,每個車位也不夠尺寸。噪音專家指出,申請方沒有提供晚上10點以後的噪音數據。另外市政把申請方的原先2.4米的隔音牆加了一個條件,降到1.2米,因為路口不能有高牆。但是這樣以來,隔音牆的效果就沒有了。市政規劃專家一針見血的說,2000平米的占地,1000多平米的建築面積,按照澳洲建築標准計算,至少可以容納近800人,而不是申請方聲稱的120人。這個DA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應該按照實際最多人數來計算。
接著喬治河聯合會會長和秘書發言,代表社區居民反對這個DA。在新冠封城的情況下,超過4000份的反對信是社區團結的像征,反映了好事圍居民的心聲。由於這個DA將嚴重影響居民的生活設施,居民強烈反對。
HPS小學校長的發言,處處為學生著想,感動了在線聆聽的居民,也觸動了LPP的良心。會議結束前,一位LPP成員還說,真沒想到,這個DA會影響到幾千學生的安全。
一共有大概20位居民代表發言,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反對這個DA。發言的居民中藏龍臥虎,不乏專業人士。有一位建築師提到了這個DA 的防洪設計有問題,也引起了LPP的注意。
清真寺的支持者也有幾個代表發言,表示當地的穆斯林需要這個清真寺。
最精彩的是LPP對申請方市政設計師的提問。面對居民聘請的專家指出的設計問題,面對居民的反對意見,設計師支支吾吾,完全掉線。但是最後開發商代表來救場,用他們的教義來解釋他們晚上10點以後很少有活動,LPP竟然就信了。
很多居民一邊在線旁聽,一邊在微信群評論,有的說這是一場生動的辯論會,有的說這是最直接的參與澳洲民主政治。
這次LPP會議,反對DA的專家和居民氣勢如虹,指出了市政報告的多處硬傷,申請方根本無法正面回答,因為這個DA本身就不合理。照理說LPP應該直接拒絕,但是第二天LPP公布決定,卻慷慨的給了申請方60天的寬限,讓他們提交補充資料給市政,然後再提交LPP做決定。占理的居民只可以在決定前7天在網上看到補充信息,也沒有公開的LPP會議了。
LPP不讓公眾參與最後的判決,是個不祥之兆。LPP要求的材料,申請方肯定都會提交給市政的。市政現在都批准,補充材料以後不批准的可能性非常小。市政批准以後,LPP大概率順水推舟就批准了,反正也不用向公眾交代了。即使LPP否決,申請者立即把市政告上法庭,跟LPP就沒關系了。法庭一般先安排雙方庭外調解。市政本來已經批准了,還調解什麼?即使上庭,市政也不太可能出力。LPP當然明白這層關系,與其讓申請方上庭讓LPP丟臉,不如現在給個機會,補充點材料就批准了。
LPP沒有當場批准這個DA,居民們已經非常不容易了。兩年的頑強抗爭,挽狂瀾於既倒。延期之後,市政和LPP該干什麼就干什麼,不會再給居民面子。
推翻這個DA, 唯一的出路,就是破釜沉舟,絕地反擊。
兩年的抗爭,只贏得60天的延期。我們還看得到勝利的曙光嗎?答案是肯定的。
我們占據了道德高地
這個巨大的清真寺,設計在居民區,完全不合情理,也不符合好事圍的長遠發展規劃。這就是我們的道德高地。市政漏洞百出的批准報告,讓居民對市政充滿了蔑視。四千多人的反對信,愈發擲地有聲。
我們占據了技術高地
市政絞盡腦汁,出了個漏洞百出,自相矛盾的報告,然後推薦批准。居民聘請的專家,用事實和數據,把市政報告批判的體無完膚。LPP不管對申請者有沒有偏向,也實在看不下去了,判決延期。會議之後,我們又找到了這個DA的幾個弱點,還可以乘勝追擊。這個DA選址設計不合理,決定了技術上的不合理。
我們占據了輿論高地
申請方精心策劃的種族牌,被我們抓了個現行,打了個措手不及。我們一下占據的輿論高地。市政的所作所為,輿論也非常有興趣,希望追蹤報道。
我們可以撬動市政
根據上面分析,推翻這個DA的關鍵不在LPP,而在市政。市政DA審批部門,藏在官僚結構後面,居民根本沒法直接影響。但是可以通過媒體,監管機構,法律施加外部影響;通過民意影響議員,在LPP會議上為居民發聲,施加內部影響。
市政完全漠視強大民意,卻沒有想到我們通過九號台曝光了。在LPP會議前的最後一天,很多原來沒有發言機會的居民都獲得了發言機會,這應該和九號台節目有關。通過媒體,我們可以撬動市政。
這次LPP會議,最詭異的就是代表Hurstville 本區的市議員,在明文允許的情況下,沒有一個在LPP會議上發言,反對這個DA。否則LPP的考量可能完全不同。關心新聞的居民應該知道,市政內部矛盾重重,州政府責令改進。所以這種統一戰線絕對不是鐵板一塊。12月的市政選舉近在眼前,只要民意強大,我們可以就說服議員,撬動市政。
這次LPP的延期條件,對居民非常不公平,因為居民沒有知情權和發言權,只能在決定的7天前上網看看。這個可能有違DA審批的法律程序,我們可以在法律上挑戰市政,撬動市政。
在民主自由的澳洲,由居民選舉的議員,由居民養活的市政,居然完全漠視4000多居民的訴求,這真是匪夷所思,欺人太甚。大家一起想辦法,撬動市政。絕不能坐以待斃。
一:利用LPP對市政報告的否定,正面質問市政,依法為居民爭取知情權,發言權,要求LPP再次召開公開會議 (已經完成)
二:向市政及其主管部門,州議員,廉政公署,政府巡查員反映市政的無理批准(視情況而定)。發起請願。要求與市政與居民代表開會討論。
市政聯系方式:Liam Frayne:93306400 9:00 am to 11:00 am
[email protected]
州政府本地政府辦公室(OLG)(投訴市政): [email protected]
州議員 Chris Minns:[email protected]
州議員 Mark Courier:[email protected]
廉政公署(ICAC):[email protected]
政府巡查員(Ombudsman):[email protected]
三:請大家游說市政議員在LPP會議發言。議員對DA沒有決定權,但明文規定可以在LPP會議上發言。
Hurstville 區的三位議員聯系方式如下:
Vince Badalati 0411745255
[email protected]
Nancy Liu 0400681188
[email protected]
Christina Wu 0400241851
[email protected]
四: 發動Bayside居民,要求Bayside市政介入。
聯系方式:Email [email protected] Phone 1300 581 299
市議員 Liz Barlow 0417490882
[email protected]
五:繼續聯絡媒體(中西報紙,電視台,電台,微信媒體),體現滔天民意,暴露DA的不合理性和市政的無理批准。反擊申請方對我們是種族主義的指責。(正在進行)
六:計劃大規模抗議活動,一旦符合解封條件,到市政府組織大規模抗議活動,請大家發揮創造性,現在就准備抗議牌。
七:深挖技術,市政和LPP的報告,把這個DA的缺陷暴露無遺。我們要組織民間力量聯合最好的專家,繼續尋找這個DA的各種漏洞。
八:做好最壞准備,如果市政批准這個,就把市政和LPP告上法庭(Class 4)。
九:籌款聘請最好的技術專家。推翻這個DA,一是靠民意,二是靠技術。大家捐款,一定要把這筆帳記在市政頭上。市政花居民的錢忽悠居民,這筆賬一定要算。
我們做了一個預算如下,其中包括初步法律咨詢費用。我們已經物色好了律師,隨時啟動。
據王斌會長最後向本報記者透露,已預訂所需費用達2萬元,至目前為止已籌得超過23,000元。(採訪報導:湯偉明)

 

 

在疫情限禁令下,相關地區居民在自家門前提出反對。
疫情禁令禁止不到居民表達意見。
居民提出反對要求。
部份居民接受電視台採訪。
居民在自家門前或泊在街上的汽車上掛上標語以示抗議。

分享 / Share :

Breaking News

Related news

Enable Notifications OK No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