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摩通報告:香港金融環境有挑戰

【本報訊】近期港股市場表現回勇,多家外資大行均指外資有重返港股市場趨勢,摩根大通發表題為「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前景」的經濟報告卻認為,香港金融環境有挑戰,原因既有高利率周期問題,也有內地經濟和地緣政治的結構因素。不過摩通認為,這些因素的變化趨勢,不一定會令本港情况進一步轉壞。該行認為,本港在法律體系、資本自由流動、與美元掛鈎等,較其他內地城市有優勢,本港仍會是領先人民幣離岸業務中心,加強與內地金融連繫符合本港利益。

摩通引述上月公布最新一期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指香港金融中心競爭力下降突出,香港在營商環境、人力資源、基建、金融發展和聲譽5個競爭力大項,均跌出全球首5名,相較2018年在三甲之內。香港金融業表現也落後整體經濟,2022年和2023年,本港金融保險業GDP分別按年下跌2.6%和1.7%,去年佔本港GDP比重也較2020年下降1.1個百分點至19.6%。

摩通認為,高利率是影響本港金融環境的周期因素。美國過去兩年加息5.25厘,聯繫匯率下港元利率需要跟隨美元上升,影響資產估值和投資活動,美國減息較原來預期推遲,意味香港近期仍將維持高利率。不過,雖然減息時間和幅度存在不確定性,高利率環境不太可能永遠存在。

結構因素方面,摩通認為或會有較長期的影響。內地企業佔香港股市總市值的七成以上,摩通估計至2026年至2030年,內地潛在經濟增長會降至年均3.6%,通縮和經濟增長放緩,影響企業獲利能力和估值,以至香港股市表現。不過認為,市場似乎已經消化上述負面因素,進一步轉壞幅度有限。

另摩通引述國際貨幣基金研究,指地緣政治與跨境資金配置有關,投資者通常會配置較少資金,在與本國關係較疏遠的地區。該行認為或可部分解釋為何香港資管落後全球同業,2022年本港AUM按年下跌14%,相對全球下跌10%。去年本港有1136間跨國企業設立區域總部,較2019年下降13.3%,摩通指外企漸漸將地區總部和業務遷出香港,減輕地緣政治風險的潛在損失。

摩通又稱,《國安法》和23條立法,引起市場關注對本港自身法律框架的影響。港府向市場保證法例只針對極少數危害國家安全人士,不會影響正常營商,摩通認為或需時間才能讓市場相信法例不會影響香港的普通法框架。 不過該行認為,地緣政治加劇緊張會有助香港成為內地企業更安全、更受歡迎的上市地點。另外去年居港的美國公民數量已回升至約疫前水平,或是出現轉機信號。

摩通總結認為,香港作為單獨關稅區、稅制有利營商、港元與美元掛鈎,有助成為國際金融和貿易中心,本港亦一直加強金融基礎設施,近期亦有推出計劃吸引人才。另外,內地經濟增速雖然放緩,其經濟規模和金融服務需求依然龐大,仍為香港金融業提供有大量機會。

分享 / Share :

Breaking News

Related news

Enable Notifications OK No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