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吐痰有講究

我們小時候在大街小巷,隨處都可以看到“不要隨地吐痰”的宣傳標語或漫畫。現在的社區街道裡依然在大力宣傳講文明講衛生。但是,越是大力宣傳越說明此類問題難絕。比如在悉尼南區好市圍最繁華的商場門口標雖有醒目的警示牌,上面寫著”隨地吐痰罰款 110“,還是有人控制不住自己,來一個”一吐為快“。有痰是要吐,不吐會難受。但怎麼吐法,卻有講究了。小小一口痰,涉及文明大事。 其實,大多數人都明白, 隨地吐痰,痰中的致病微生物會播散到空氣中,其他人會因吸入致病微生物感染發病。
通過痰液可能傳播的疾病有肺結核、流行性感冒、麻疹等,特別是近幾年突然爆發的新冠肺炎,最容易通過咳嗽吐痰傳染。
痰不能咽到肚子裡,因為吞入大量致病微生物可能引起消化道的感染。 正確吐痰的方法大家應該也知道,應吐在痰盂內或者吐在衛生紙內丟入垃圾箱。但有時只是忘帶紙巾等清潔品,有時是下意識而為。所以,隨身攜帶紙巾很重要,當你想要咳嗽吐痰或者打噴嚏時,盡量避開人群,用紙巾捂住口鼻,防止唾液飛濺。如果來不及准備,可彎曲手肘靠近面
部,用衣服袖管內側遮掩住口鼻。這個動作可以將噴出的飛沫阻擋在手肘皮膚或者衣服上,而這個部位較為干燥,且不容易再接觸其他公用物品,可以有效阻斷病原微生物的傳播,也彰顯了一種文明衛生的良習。 中國作為一個“禮儀之邦”,早在先秦時期,不隨地吐痰等就已成為人們的行為規範。《禮記》中的不隨地吐痰是按照倫理道德標准來要求的,痰盂的發明則是古人不隨地吐痰的重要物證,最晚在漢代已是家居必備之器。
據《西京雜記》記載,當年廣川王劉去盜魏襄王墓時,便曾盜出一只“玉唾壺”。到清代,痰壺更成了皇家的“標配”。如果需要,古人外出或到一些重要場合,還將痰壺藏於長袖中帶在身上。 對在重要場合隨地吐痰,古代有相應的管理手段。如明朝專設“監督員”,一般由後勤兵衛、司禮監一類人出任“監督員”。《大明會典》記載:監督員對“咳嗽吐唾者,即時糾舉”。明林堯俞《禮部志稿》也曾記載:“百官自入午門內不許吐唾,如朝參近侍御前,有病咳嗽者即許退班。”隨地吐痰不但不衛生、不文明,還很不禮貌,如果在皇帝面前亂吐更是“大不敬”,搞不好還會掉腦袋。
據《魏書·李栗傳》記載,北魏太祖拓跋珪時,左將軍李栗常在拓跋珪面前“咳唾任情”,結果被拓跋珪找理由誅殺了。唐朝時還有對隨地吐痰的胡人(外國人)的罰款,用以警告他們不得在大街和公眾場所內行如此不雅之行為。可見,隨地吐痰乃是不文明之舉古人早已認識到。 古訓中的文明吐痰,今人當必思之效之。

分享 / Share :

Breaking News

Related news

Enable Notifications OK No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