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內蒙村幹部阻春耕 「額外付錢」 非個例 有農戶已繳7萬

【本報訊】內蒙開魯縣建華鎮傳出有農民遭鎮、村幹部阻撓耕種,並稱不繳費不讓種田事件引起社會關注後,當地農民23日披露,不只是建華鎮,在其他鄉鎮也遇到被逼「額外付錢」問題,有人已交7萬元人民幣。

針對開魯縣建華鎮雙勝村事件,極目新聞報導,開魯縣發布通報稱,村鎮幹部催收的「增補承包費」,是開魯縣新增耕地高效利用試點工作採取的處置方式之一,即由村集體對新增耕地收取的有償使用費。

開魯縣小街基鎮一位農民透露,2014年,他轉包了300多畝沼地,經過改良目前用來種植玉米,承包費用也一次性交清了。但今年4月,村裡又要收取每畝200元的費用,他交了這筆總計7萬元的費用。

村裡給這位農戶開立的收據顯示,收費名義是「草轉耕」,總額7萬元。此外收據還寫著「此款打入農經帳戶」。

「不付錢就有人看著,不讓種地。」這位農戶還表示,當年他到村裡種地,村裡就是為了請他來改良這塊地的,當時為了轉包的事,村裡還專門開了會。但現在,村裡稱收費是因為將沼地改為耕地了。

該農戶介紹,改良都是自己投資的,地原來都是鹽鹼地,他運來沙土將鹽鹼地蓋住,這樣才能耕種,改造土地花費很多。他種的是玉米,眼下穀雨時節必須播種,為了不誤農時只能繳費,否則損失更大。村裡還要向其他農戶收錢,有的農戶交了錢,有的農戶沒有繳。

除了建華鎮和小街基鎮,還有當地其他鄉鎮的農戶也說,他們所在的村鎮今年也要收費。一位村支書就表示,收費是有依據的,上級下發了文件。

另外,對於此次掀波的開魯縣耕地「增補承包費」究竟是什麼?新京報引述中國農業大學土地學院院長李保國指出,「中國耕地面積變化中,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是一個重要節點。此前,有許多農民或企業自己開墾的耕地,並沒有被統計在內,某種意義上,是耕地中的『黑戶』,可以稱之為『黑地』。成為了新增耕地的一部分。但這也帶來許多問題,如之前的開墾是否合法?『轉正』後的耕地如何管理?」

李保國指出,另外,新增耕地也會帶來水土流失、鹽漬化或沙化等土地貧瘠甚至嚴重退化問題。於是「新增耕地會被畫歸村莊集體,作為村集體的產業,也是為發展鄉村的集體經濟。在這種情況下,村集體可能會把這些新增耕地,有償承包給願意耕種者使用,獲得集體收入。」

分享 / Share :

Breaking News

Related news

Enable Notifications OK No thanks